边际

边际在经济学中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商品带来的效用,这就是生产或消费的边际。

边际成本

边际成本亦作增量成本(Marginal Cost 或 Incremental Cost),指的是每增产一单位的产品(或多购买一单位的产品)所造成的总成本的增量。
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。比如,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,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,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(这是因为规模经济)。
但是,考虑到机会成本,随着生产量的增加,边际成本可能会增加。还是这个例子:生产一辆新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,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,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。

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,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,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。例如,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(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)。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。

“边际成本定价”是销售商品时使用的经营战略。其思想就是边际成本是商品可以销售的最低价,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维持下去。因为固定成本几乎沉没,理论上边际成本可以使企业无损失的继续运转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,利益最大

其他成本的定义

  1. 固定成本指不随着产出变化的成本,长期来看,所有的成本都可以看成变量。
  2. 变动成本指营业成本、最初成本、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等。这些都随着产出而直接变化,例如劳动力、燃料、能源和原材料成本。
  3. 平均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总成本。
  4. 平均固定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固定成本。
  5. 平均变动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变动成本。

边际成本递增

生产者的“边际成本递增”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,现实中完全可能有着更复杂的情形。
假设你是一家工厂的主人,有一台设备,设备上一共3个工位。这时,当雇佣一位工人时,每天可以生产20个产品,当雇佣2个工人时,每天可以生产40个产品,当雇佣3个工人时,每天可以生产60个产品。但是,当雇佣4个工人时,因为设备上只有三个工位,就需要轮班工作了,虽然平均来看大家的工作效率可能更高了,但一天下来,只能生产75个商品,毕竟有工位数量约束着。也就是说,第4个工人的“边际产量”是每天15个商品。继续往下,第5个、第6个工人带来的边际生产会越来越少,甚至因为带来拥挤导致日产量下降——这本质上都是由生产规模约束导致的。但另一方面,工人的工资会因为在你这里边际生产下降就下降吗?不会的。第4、5、6个工人的工资跟前3个工人是⼀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平均来看,由第4、5、6个工人带来的边际产出递减,当日产量量超过60时,产品的“边际成本”就开始上升了!
这个例子指出,边际成本递增的原因在于:给定不变的生产规模,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合适的配比,当一项要素的投入超过这个配比,其边际产出下降,导致产品的际成本上升。

边际效用

边际效用(英语:marginal utility),又译为边际效应,是指每新增(或减少)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,它对商品或服务的收益增加(或减少)的效用,也即是「效用──商品或服务量」图的斜率。经济学通常认为,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,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,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。

在这里要注意的是,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,针对的是消费者;而边际报酬(marginal returns)则对应生产者。同样,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,边际报酬也将会逐步减少,称为边际报酬递减定律。

边际效用递减规律(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)

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当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,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,其总效用(Total Utility)虽然相应增加,但物品的边际效用(Marginal Utility,即新增的新增)有递减的趋势。

关于边际效应递减最简单的解释是饿的时候吃馒头,第一个馒头的效用最大,以后第二个、第三个逐渐递减,直到边际效用为零(饱了),甚至为负(撑了、吐了)。但是总体的饱感是随着每一个馒头增加而增加的。

边际效用递减的管理学意义

企业经营者熟练掌握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,可以更好的制定经营策略,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
最常见的是买的越多折扣越大,甚至会有麦当劳可乐免费续杯的销售手段(美国)。

但是反过来想,既然是边际递减的,那同样的产品的销量也是趋势递减的,企业为了实现收入增长的目的,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,避免边际效用递减。比如,制造新的流行时尚,耐克、阿迪达斯的管用伎俩。没有时尚元素的话,每双运动鞋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,而且运动鞋的质量都不错,还挺耐穿,谁买新的呢?制造时尚。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新运动鞋时,其消费偏好已经发生改变了,不再是原来的边际效用了。

创新和不断推新品的策略。这个在手机、相机类的电子消费品行业最为常见。如果没有不断的创新和新品,消费者的换机意愿就会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而降低。企业必须不断的推陈出新,让消费者感觉每次购买的新品和之前的都差距巨大(其实不一定)。这个策略用到极端就是微创新 ,类似当年的诺基亚,换个壳子和颜色都说是新品。只能说这个策略本身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。

多品牌战略也是为了对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,增加总收入。比如宝洁、斯沃琪手表 、路易威登等企业,旗下都有众多的子品牌,避免了消费者连续消费单一品牌带来的递减效用。

 

作者:陳奇諾

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